随着非国有资本加速进入图书销售市场,中国图书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,行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。作为国有企业的新华书店及在此基础上组建而成的发行集团,必须以变革求生存,重新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产业链。随着企业自身的不断发展,弱小的物流系统就成为企业扩大发展规模的心头之痛。图书物流中心,到底如何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?新华出版物流通有限公司李经理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,就目前图书物流的现状、前景及存在的瓶颈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。
记者 (以下简称记):您如何看待目前图书物流市场的现状?
李经理 (以下科称李):目前的图书物流现状以自营物流为主体,多种物流方式并存。从图书产业的结构上来看,图书出版商、图书分销商、图书销售商这三者构成整体图书产业链。现阶段,其中每个环节中的物流形式都是多种并存的。比如,出版商环节中,随着近几年出版市场的逐渐扩大,各出版商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,而且都在整合资源,集中自身的优势,从专业化的角度来面对市场,特别是一些体制改革已经到位,经营机制较为灵活,或者说已经从图书出版专业化尝到甜头的出版商,正积极地寻找符合自身发展的第三方物流企业,从物流的外包活动中降低经营成本,提高自身的出版专业化能力,从而获得企业的第三利润源。从图书分销商环节来看,特别是全国的新华书店系统中,图书物流还是以自身的物流力量为主体的,也存在与其他物流企业的合作关系,比如说,与铁路系统的合作,以及与民营物流公司的合作。但只仅限于图书运输这一环节,主要的环节还都是由自身完成的。图书销售环节也是同样,各种方式都存在。
整体而讲,自营物流为主,第三方物流等多种方式并存,是与目前中国出版发行行业的体制,以及出版、发行产业向着集团化发展的现状紧密联系的。
记者 (以下简称记):新华书店作为图书销售的 “龙头”,在物流环节上采取了哪些措施保证图书发行的畅通?例如,每年教科书的发放如何做到准确无误?
李:我公司由于受到政策的限制,不能发行每年两季的中小学教材,只能发行大中专教材。就我了解到的情况,教材发货要做到准确无误,课前到书,前期的准备工作是十分重要的。与出版商的到货时间确认,配书工作的前期安排,运输部门的协调沟通,用书单位的个性化需求等等,整个供应链的各环节是要紧密配合的。
记者 (以下简称记): 贵单位可否为其他发行公司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?
李:我公司除主营批发业务以外,也同时为出版社提供第三方物流业务。目前代理着当代中国出版社、学习出版社、商务国际出版公司、科普出版社和紫禁城出版社的图书物流工作。
记者 (以下简称记):您认为,物流的信息化技术对图书物流的运转有什么影响?
李: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正在深刻的影响着整个社会方方面面,图书物流行业也再经历着由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发展的过程。首先,信息技术的运用,提高了物流供应链的周转速度。其次,信息技术的运用,减少了在传统储运模式下的人为差错情况,大大提高了物流信息的准确性。第三,信息技术的运用,合理的优化了企业业务流程,整合企业资源,为企业提高自身能力奠定了基础。
记者 (以下简称记):业内有一句话:物流的管理目标是实现物流合理化。图书物流的现状是否合理?贵单位为了实现物流的合理化,有哪些独到的做法或见解?
李:“物流的管理目标是实现物流合理化”这句话,也是我们试图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所希望达到的。我公司自2005年成立以来,针对公司的自身情况,运用专业化分工的理念,将原有的新华书店总店储运公司一分为三。根据业务形式的不同,分为仓储中心、运输中心和退货中心。在整体的物流业务流程上,互相协作,各司其职。
对于整个图书物流市场来说,我认为还处于初级发展期。随着图书行业近几年的体制改革与市场发展,图书物流行业才刚刚起步,一些大型专业化、跨地区的图书物流企业还未形成,或者说,业内还未总结出一套关于图书物流建设的合理化体系,各企业本身都在总结经验,各企业之间也再互相交流。所以我个人觉得,物流管理的合理化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,这段距离是需要我们整个图书物流行业去努力缩短的。
记者 (以下简称记):您认为,在图书物流环节,有专家估计,有几百亿元的利润空间,如何做才能挖掘出这部分利润,贵公司在节约成本方面,物流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?
李:我个人认为在物流环节上节约成本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:一、提高信息技术在整个环节上的运用,提高生产自动化,从而降低人工成本。但我觉得在目前中国处于人工成本相对较低的今天,这种降低成本方式效果并不理想。相反,在信息化建设和自动化设备投入上,会占用大量的企业流动资金。二、通过企业自身的不断壮大,业务量的不断增加,达到一种规模效应,从而降低企业的单位成本。目前中国书业的集团化和地区化连锁建设,正是朝着这个路子去发展的。最后一点,就是前面提到的合理化问题。图书物流市场的合理化,企业自身业务流程的合理化,都会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。
记者 (以下简称记):就目前的图书物流而言,存在哪些瓶颈问题?如何解决?
李:信息化程度低,标准化建设明显滞后于图书渠道建设。应在主管部门的推动下,从图书供应链上去建立图书物流的信息基础,建立图书标准化信息,加强供应链管理,努力提高环节间的资源共享。
市场条框分割的形式长期存在,不利于大物流、大资源的整合。通过图书市场进一步的体制改革,打破按照行政划分而形成的固有图书物流市场,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去竞争、合作。
在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转变的过程中,可以明显的感觉到,物流人才建设落后,缺乏专业化人才。通过高校不断地补充新鲜血液,以及企业自身不断的培养掌握新技术、新知识的现代物流人才,充实到物流企业之中,发挥自身作用,提高业务水平。